|
你会觉得金钱是会花完的吗? 你会觉得钱好像永远都不够花吗? 你会觉得你必须要很努力才能赚很多的钱吗?甚至有时候很努力也不一定可以赚很多的钱,人各有命。 01 今天刚好把《你值得过更好的生活》这本书看完了。 书中的内容以我现阶段功力而言有点深,打算接下来尝试看看书中的做法,等真的实践中有所明白打算写一篇读后感。 这本书的作者罗伯特·沙因费尔德先生主要是通过介绍金钱游戏来揭示关于人的问题。 我对于里面他所讲的金钱游戏有一些浅显的感悟,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02作者为什么把「赚钱」称之为「金钱游戏」呢? 因为作者认为赚钱和玩游戏是一样的。 我记得我小时候喜欢玩大富翁,游戏开始前每个人都会有一笔钱,然后掷色子往前移动格子步数,有些格子代表土地,建筑,你可以使用手上的金钱购买,如果其他玩家停在了你所购买的地或者建筑上面就需要给你相应的钱。 这游戏规则是不是和我们现实生活有点相似呢? 没有玩过的也没关系,跳棋、飞行棋、象棋、打扑克,任何游戏都行,每个游戏在开始之前都需要制定或者已经拥有一套规则来制约玩家,而且这个规矩定下来就是不容破坏的,否则游戏没法进行。 我们好像从来不会去思考这个游戏规则是怎么来的呀?最开始是谁制定这样的游戏规则的呀?为什么要定这样的规则,而不是其他的规则呢?我们只是习惯性去遵守。 我们赚钱也有一套规则来制约我们,比如:你不可以偷不可以抢,你不可以自己私自印钞票,你不可以不付钱就拿走商品等等。但是你可以通过劳动、时间来换取金钱等等 而我们好像从出生开始也就自然而然接受了这套游戏规则并开展游戏。 03 作者为什么说金钱游戏是一场无法获胜的游戏呢? 书上说了几点,我按自己的理解为以下几点: 一、金钱游戏没有获胜的标准。对啊,我们怎么知道自己在金钱游戏中是赢家呢?多少钱算赢,多少钱算输?还是要拥有多少套房,多少辆车才行? 那些明星收入那么高,她们算人生赢家吗?也许你觉得她们算赢,但是她们自己会觉得自己是人生赢家吗? 很明显她们也觉得自己不是,所以才会从演戏到听说带货赚钱、开始直播卖货,再到开线下奶茶店、火锅店等等做各种生意,甚至个别明星签阴阳合同、偷税漏税来尽可能多的积攒自己的资金。 二、钱是会花完的。好像总是有好多事情,好多人来将钱从我们手上“抢走”。 好像每天睁开眼睛就得开始花钱,你起床开灯要电费,洗脸刷牙要水费,烧水做早餐要燃气费,你吃掉的食物也是要钱才能买的到。 你就算有再多的钱,好像稍不注意就会弹指间付之东流。再有甚者,所谓富不过三代, 你花不完还有你儿子帮你败光。 三、金钱游戏没有起点也没有尽头。金钱游戏到底什么时候算是结束呢? 完成了某个目标吗?不,这个目标完成了你就不会有更大的目标? 退休了就是结束了吗?不,你退休了你依旧需要花钱呀。你依旧会觉得钱很重要,希望每年的退休金可以多往上涨一涨,假如好几年退休金都没涨甚至下降了,那你心里会不会极其不舒服,极其不满意,极其难受。 那生命的终结总代表这场游戏结束了吧?不,你的生命结束了,你的孩子们不依旧像跑接力赛一样从你手中接过了接力棒继续奔跑吗? 四、总要付出代价交换。职业病、职业病,为何叫做职业病?不就是用身体、用健康去换取金钱所留下了的疾病吗? 前几天刚出的电影《乌海》里面提到的话题:裸贷,就为了买部苹果手机,这样才不会被宿舍的同学笑话。大学生甘愿沦为二奶,只为买名牌包包。高校门口周五放学豪车云集等等社会现象层出不穷等等。 五、总有人比你成功。这个就很好理解了,你赚再多的钱也会有人比你更有钱啊。 你拼命工作三年买了人生当中的第一套房,结果发现大学同学不仅仅有房子了,还已经买车了。当你对他发出羡慕的时候,他来一句:我这算啥,某某某都准备买别墅了,那才是牛。 社会好像真的有这个怪相,你会发现,身边总有比你更成功更有钱的。 04 讲到这里,你也许会问,那我们该怎么办? 社会规则就是这样的啊,不去顺应社会规则就会被社会所淘汰的呀? 既然没有尽头,那放弃治疗干脆回家躺平算了。 不,我想说的是: 知足者富。真正的富有,不是因为拥有很多,而是在于心灵的富有。 既然这是一场无法获胜的游戏,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在这场金钱游戏中多给自己生命找到一个意义呢? 活着的意义单单只是为了追逐金钱吗?就这么心甘情愿在这场注定会失败的游戏中转圈圈吗? 社会上靠出卖自己的身体、出卖自己的灵魂来换取金钱的现象就是因为没有找到自己真正的意义,错误的把钱当成了唯一的意义,所以为了钱心甘情愿去做这些事情。 我们能不能试试看在这场游戏中活出自己生命的独特意义,活出自己生命的独特价值呢,增加生命的体验感,让生命拥有更多的可能性呢 ?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总会有一个理由让我们不虚此行吧。 (责任编辑:蚂蚁团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