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投资者警惕“尾声风险” 黄金牛市正上演着现代版的“淘金热”。 4月17日,金价单日波动超每盎司45美元,赵庆明提醒,追涨杀跌的心理陷阱,可能让投机者最终沦为市场的“韭菜”。 赵庆明还提醒普通投资者要警惕“尾声风险”。他以1980年至2000年美国通胀周期为例,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即黄金与通胀并非永远正相关。在通胀肆虐的80年代,金价反而从每盎司850美元跌至250美元。“追逐黄金避险的投资者,可能正踏入一个历史陷阱。” 赵庆明建议,非专业投资者应远离实物黄金的“保值陷阱”。他算了一笔账:高端珠宝的溢价往往超过金价涨幅,回收时却只能按基础金价折价。他认为,用珠宝保值,就像用“奢侈品当存钱罐”,最终可能血本无归。 消费理性与金价飙升的反差 金价狂飙的另一面,是消费市场的理性回归。国内黄金饰品销量经历萎缩,但“存量黄金赎回潮”却暗流涌动。 赵庆明认为,这一现象折射出投资者对金价波动的预期:“他们正在用脚投票,将黄金从饰品盒搬回银行账户”。 投机者仍在狂欢。黄金期货市场上,多空双方展开搏杀。赵庆明称,传统定价模型已失效,机构预测沦为“水涨船高”的盲猜游戏。 “一旦金价突破4000美元,我们会见证历史,也可能在制造泡沫。” (责任编辑:蚂蚁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