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 @窦紫紫 ,本文篇幅较长,阅读全文大概需要≈10分钟,为了方便阅读已添加目录,大家可跳转到自己喜欢的部分阅读。建议收藏食用更佳~文章目前还未更新完毕,喜欢我的朋友也可以点关注不迷路~ ![]() 文章科普了【如何选择耳机、耳机的整体结构以及对自己使用过或自己觉得比较不错的耳机拿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有任何建议或者指正可到评论区一起讨论。】 有线耳机的技术研发更为成熟,相比于蓝牙耳机,分钱分货在它身上表现会更加明显。对于很多人,中端的有线耳机就可以基本满足大部分的耳朵。 而同价位的蓝牙/有线耳机,音质肯定是有线耳机更佳,第一方面是有线耳机制作的成本要比蓝牙耳机更加便宜;第二则是蓝牙耳机需要靠解码音源、传输音频到耳机来发声,在中间也有一定的损耗。 不过方便程度无疑是蓝牙耳机会更佳,如果你对蓝牙耳机感兴趣的话,下面的文章可能对你有帮助~ 2025无线蓝牙耳机推荐:如何选择一副适合自己的蓝牙耳机?(不白嫖食用更佳)9月更新
有线耳机主要有入耳式、半入耳、头戴式,其中半入耳和入耳式是我们平时接触比较多的耳机。另外还有平头式,平头式主要是列在比较早期的耳机,结构略差,这里也就不说了。 ![]() 一般我会更推荐使用半入耳式耳机,入耳式佩戴时间长会很不舒服,听诊器效应也是比较大的缺陷。 不过对于比较在意音乐细节、或者钟爱低频的朋友,那入耳式确实是很好选择,良好的密封性可以让音频完全收入耳朵,低音效应可以直接拉满。 头戴式耳机因为大多数产品差异性很大,好的很好,缺的很缺,所以还是有点难讲明白,但是如果是好的耳机,那么作为游戏选手或者是和我一样录音狗那就必须入手一个,与入耳式一样,它也同样有良好的密封性,不一样的是压迫感不大,更大的单元让音质更上一个台阶,且同样有很好的低频效应。
发声单元是影响耳机音质比较核心的一点。音响&耳机都一样,核心更多来自于单元,好的单元可以给耳机带来更不错的音质,单元比较通俗的来选就是越大音质则越好,这也是为什么头戴式耳机更能作为监听耳机的原因之一。 发声单元常见的有动圈、动铁和圈铁,市面上多数为动圈式,除了这三个比较常见的还有静电和平板这两个比较高级的。 ![]() 动圈单元:目前市面上有很多都是使用动圈单元,基本上地中端都可以看的到采用动圈单元的耳机,值得一提的是,动圈单元的上下限都很高,没有一个可衡量的标准。 动铁单元:动铁单元是利用了电磁铁发出电磁场,震动使铁片悬浮在电磁铁。当接收到信号时磁场产生变化,从而利用震动发出声音。 圈铁单元:动铁与动圈的结合体。 静电单元:静电单元也是大部分发烧友的选择,以两块比较薄的平面振膜,通过两端金属电极的变化来发出声音。 平板单元:平板单元是有一个比较成熟的技术,通过两块平板,包围住金属振膜,接收信号时,金属会促使振膜发出运动,从而发出声音。
除了物理降噪,有线耳机同样会有,简单说就是把环境音降低,好的降噪功能可以抵消低至人耳听不到的声频。但是目前降噪功能完善度还不够,智能抵消中、低频,高频还无法抵消。 ![]() 一般耳机开启降噪功能会降低音乐质量,不过可以让你更加沉浸至自己的音乐世界。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即可。
HIFI耳机:主要优势是音质很佳,各类音频表现很出色。缺点在于音频之间的平衡度较低,往往HIFI耳机可分为两个极端,一个为音乐辨识度更高,可区分各类乐器、细节等复杂型音乐。一种为饱和度更高,更针对于人声等音乐。 游戏耳机:拟声道多,在玩游戏更容易做到听声辩位,在观看电影时也能发挥出它的优势,往往具有很优异的层次感。 运动式:佩戴感舒适,且不容易掉落。 ![]() 当然除了大分类,在选择耳机时我们更可以看频响、灵敏度和抗阻度来进行选择,找到一款头戴式耳机举个栗子~(大多数耳机给出的数据都不会很全) ![]() 讲个大概: 灵敏度代表的是向耳机输入1毫瓦的功率时,耳机能发出的声波压级,灵敏度数值越大,表示耳机越容易出声,功耗越低。 阻抗值则相反,是指扬声器输入信号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音箱的输入阻抗一般分为高阻抗和低阻抗两类;正常来讲,抗阻越低则输出率越大,抗阻太低可能会变成欠阻尼,导致低音劣质。 当然就抗阻越高,则代表输入功率要越大,音质也就越好,但是部分要考虑到我们自己的设备是否能正常的给耳机供电电压。 中高频代表多数频率? 低频≈20-160Hz 例如图片给出的是6~35Khz:不止是单看频率,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看响曲线,但是耳机参数依然难以提供。所以我们要这么看呢,首先人的听力只能听到20~20kHz,而过多或者过低的我们的耳朵无法听到,但是可以感受到,例如共鸣、震动。6~35kHz已经超过了正常数,则在最高或最低时,耳机依然可以播放出人听不到但能感受到的声音。(只要响曲线20~20Khz线段波动不要过多就可以) ![]() 【当然不像音响,耳机的频率一般不会超过或者低于以上频率,甚至只能拾取中间频。但是许多耳机参数都没有给,所以以上音频仅仅只能起到一个参考作用】 排名部分先后~如果有什么好的耳机没有推荐到也可以到评论区留下哦——比较推荐的耳机放在价位开始推荐第一个~ ![]()
apple Earpods 推荐理由:苹果耳机,自己使用过最久的耳机,其他耳机换了几十条,也依然还是很钟爱这条被我洗衣机洗了无数遍的耳机,便宜且实用。听感和佩戴感都很不错。 漫步者 H180Plus 推荐理由: 首先对低于50元的耳机,不能抱有太高的期望。硬件上看搭载了,14.2mm的钕铁硼单元[1](在介绍中,对于这些单元我也加入注释简单科普一下,以下相同,只要是没有出现的材料单元都会简单科普——); 参数频响在20Hz-20Khz,属于在三频比较平均的一款耳机,但是在音质上表现力并不会很强,解析力一般,对于比较复杂的音乐会比较混。佩戴感还是比较舒适的,对于价格来说属于性价比比较高的耳机。
索尼 MDR-EX15AP 推荐理由: 这款耳机采用高磁力钕磁铁(400kJ/m³),音质表现清晰。中音透亮,低音浑厚有力,尤其是低音部分,9mm驱动单元,能带来较强的动感。它的频响范围是8-22000Hz,能覆盖广泛的音频范围,音质也更丰富。 在佩戴上,耳机符合人体工学设计,贴合耳道,长时间佩戴也不容易感到不适。耳机本身仅有3克重,轻巧到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适合随时佩戴。它还配有三对不同尺寸的耳塞,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耳道大小选择合适的耳塞,保证了舒适和较好的隔音效果。 耳机还带有线控和麦克风,方便免提通话和控制音乐播放,使用起来特别方便。颜色方面有黑色、白色、粉色、蓝色和浅紫色几种选择,可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作为索尼的入门级耳机,性价比挺高的,价格亲民但音质和做工都不错。特别是耳机线采用了锯齿设计,不容易打结,更加耐用。总体来说,这款耳机在音质、舒适性、功能性和性价比方面都表现不错,适合对音质有一定要求的朋友入手,学生党也很适合。 ![]() 竹林鸟 百灵微动圈 推荐理由: 竹林鸟百灵微动圈耳机是一款百元价位性价比极高的有线入耳式耳机。采用6mm复合振膜微型动圈单元,提供高解析度和高分离度,细节丰富,声音自然。此外,耳机支持MMCX接口,用户可以更换不同品质的线材,以进一步提升音质表现。 10-20kHz频响范围,从响曲线来看低频会比较稳定,不过在中高频起伏比较大。所以在中高频表现力就不会那么强,比较遗憾的是这一款耳机自己没有使用过,所以比较难讲到细节。 ![]() 佩戴方面,竹林鸟百灵微动圈耳机设计轻巧,总重不超过10克,长时间佩戴也不会感到疲劳。半入耳式设计不仅舒适,还能提供通透的高频表现,不影响耳膜,佩戴体验更佳。耳机还附带多种耳塞套,用户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或不同音乐风格选择最适合的耳塞,确保更好的佩戴效果。 该耳机还具有多功能设计,内置高保真进口硅麦,适合游戏或视频聊天时进行清晰语音通话。可换线接口也增加了耳机的灵活性和使用寿命。价格方面,竹林鸟百灵微动圈耳机非常亲民,麦克风版99元,无麦版89元,是预算有限但追求音质的用户的理想选择。 总的来说,这款耳机在音质、佩戴舒适度和性价比上表现出色,适合各种场景使用,特别适合那些追求较好音质又不想超预算的用户。 ![]() JBL Q50 推荐理由: 这是一款游戏耳机,但也不影响是一款好的音乐耳机。但是肯定是打游戏香啊,全平台兼容:Mobile/Xbox ONE/PS4/Nintendo Switch PC以及MAC,最大的特点就是游戏音调校、富有科技感的外观。 ![]() 佩戴感也一样还是比较舒适的45°斜角设计,总体来讲就是臭打游戏必备耳机。 搭载了8.6mm高品质钕磁铁驱动单元,具备优良的振膜韧性和刚性,能够提供高解析度和快速响应,特别适合电竞类游戏,能够精准展现游戏中的每个细节。耳机内置的JBL QUANTUM SOUND技术专门优化了游戏音效,强化了低频表现,并增强了中高频的细节,让玩家在游戏中能够更清晰地听到声音的方向,提升听声辩位的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与队友进行沟通。无论是人声还是复杂的音效,它都能清晰还原,适应不同游戏的音频需求。 对于Type-C接口用户可以选择新款Q50C ![]() ![]()
JBL KMP10H 京东编码:10086575401934 推荐理由: 这可以说是半入耳式做到入门监听的一款耳机,当然入门监听肯定还是听歌爽啦,比较少会做录音设备,多的应该是短视频制作或者是游戏主播。 从硬件来看12.5mm的动圈驱动单元。30-20kHz的频响范围,哈曼声学调校,在中高音频会更加出色。耳机最大的特点还是有很强的解析力,复杂音乐解析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可能遇到比较复杂的交响乐还会有缺乏。当然还是很强的耳机,在这个价位中还是很能打的耳机。 外观质感与质量并存,编织线缆,金属耳机外壳,后面的LOGO也很有特色,性价比和外观都很不错,对音质有一定的要求并预算较低的话,选这一款还是比较不错的。 ![]()
铁三角 CKS550XIS 推荐理由: CKS550XiS耳机在音质表现上出色,特别是在低频方面。它专为重低音设计的扬声器单元,使得低频更加饱满有力,带来震撼的音乐体验,尤其适合喜欢强烈低音的用户。高频部分则表现得清晰通透,细节呈现非常精准,没有明显的刺耳感,提升了整体音质的层次感。 万魔 E1001 推荐理由: 采用了双动铁单元与金属复合振膜动圈单元的组合设计,内部还构建了大小双共振腔,音频响应范围扩展至20~40kHz,获得了索尼Hi-Res小金标认证,音质表现相当亮眼。它的解析力和分离度都很不错,声场开阔,瞬态响应迅速,失真度低,能够精准还原音乐中的每个细节。 ![]() 在高频表现上,耳机的解析度非常高,尤其在演奏小号、葫芦丝和小提琴等乐器时,音质清晰且有力,透彻的高频让人感觉非常舒服。中频方面,耳机在人声表现上也很出色,男声温暖浑厚,女声则显得饱满圆润,长时间聆听也不会感到疲劳。至于低频,耳机提供了一定的量感,虽然下潜稍显不足,但在空间感和氛围感较强的音乐中,表现得恰到好处。 佩戴舒适性方面,这款耳机采用了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即使长时间佩戴也不会不适。耳机还配备了多种尺寸的耳塞,确保不同耳型的用户都能找到最合适的佩戴方式。它轻巧柔软,不会对皮肤造成刺激,佩戴体验十分舒适。 万魔E1001的价格在300元左右,但它的音质和做工表现却完全不输于同价位的其他耳机,是百元档中相当有竞争力的选择。 森海塞尔CX300S 推荐理由: 这是一款运动耳机,虽然是入耳式,不过采用了人体工程学斜角度设计,在保持本身的物理降噪的同时,减轻对耳朵的压迫感。耳塞与耳道的接触面是硅胶耳垫,但是刚塞进去耳朵绝对会有不适感,习惯了就不会了,估计是空气挤压了。 因为搭载了Sennheiser[2],耳机的灵敏度和瞬态反应[3]都有很大的提升。配合导音管到耳道,音质的细节表现会很不错,并且能做到层次感分明。作为一款运动耳机,其实在表现方面已经是非常强的。 但是,外观方面,从外观来看真的非常非常朴素,甚至不看Logo我还会觉得是“便利店耳机”目前有三个配色,其中白色真的毫无特点,其余是黑色和红黑,具体购买哪一个颜色好那就得自己抉择了~ 漫步者 H297 推荐理由: H297整体细节做的很出色,硬件同样也很硬核,OFC无氧铜[4]音圈,多层复合生物振膜[5]、钕铁磁单元,包括微孔调音。比较遗憾的是这一款耳机并没有使用过。所以并不能讲的比较仔细。 ![]() 频响在20~20kHz,三频比较均匀,从硬件和参数来看,是一款性能炮,整体表现都还比较出色,但是鉴于自己没有使用过,所以还需要稍微自己拿捏一下~ 头戴式耳机推荐: 铁三角 ATH-M20x 推荐理由: 这是一款性价比比较高的监听耳机,作为一款HIFI耳机,ATH-M20x是非常不错的监听耳机,虽然现在已经没有在用了,但如果你只是录制人声,并且没有很高预算的情况下,那么就直接使用这一款耳机即可。 我自己是在15年开始使用这一款耳机,这个价位放在现在依然还是一款好的监听耳机,当然如果是录制乐器或者电子音,就会比较逊色一点,耳机立体音效果非常棒,总之还是会很推荐的。废话不多说,参数来列。 搭载新开发高磁力Φ40mm CCAW[6]音圈单体,中等解析力,与 {森海塞尔CX300S} 差不多的解析力。47低阻抗以及96Db/mw灵敏度,不止是录音,平时听歌同样也能有不错的表现,当然说的是在这个价位。总的来说是一款性价比很高的耳机,如果你是录制流行歌、rap等较注重人声的歌曲,那么这一款耳机就可以说是很值得购入的耳机。 但是注意一点,佩戴感有点不是很舒服。 飞利浦 SHP9600 推荐理由: SHP9600是在HIFI入门级别很能打的耳机,而且除了音质,佩戴感舒适也是它比较大的特点; 内置硬件搭载了50mm钕制动圈单元,音乐呈现出来还是比较完善的,再者拥有跨度很高的频响;6~35kHz,除了我们耳朵听到的20~20khz频响之外,其余频响更多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度,就是低频震撼度,高频更有穿透力。在音频表现力可以说是非常强劲的,如果能够把动圈单元置换成静电单元的话,那么质量会更高一倍。 佩戴感有双层头梁、26mm加厚高密度耳垫,耳罩透气并且能有效减少压迫感,但是不推荐在夏天使用,会很闷热,冬天还可以。但是耳机挺挑头型,因为很大,所以如果脸小的话...总体来讲,也是值得入手的耳机之一,性价比的话上一款会更高一点。 感谢观看~由于时间问题,耳机尚未推荐完毕~如果有什么想要了解的可以直接在评论区一起交流哦—— 如果喜欢文章的话,可以给我点个赞支持一下哦。 ![]() 相关推荐: 如果你正在打算入手音响,那么这一篇文章可能对你有帮助。 窦紫紫:2025音响/音箱选购推荐(电脑桌面、家用摆放)声擎、JBL、惠威、哈曼卡顿、品牌推荐-1月更新 (责任编辑:蚂蚁团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