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火灾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式是保障生命安全的关键。每种逃生方法都基于科学原理,结合火灾特性与人体生理机能制定,以下为十种科学的火灾逃生方式及原理分析。 ![]() 一、熟悉环境,暗记出口 进入陌生场所,如酒店、商场、写字楼等,应主动观察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的位置,留意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备。这一行为的科学依据在于,火灾发生时,烟雾会迅速弥漫,能见度可能在短短几分钟内降至极低水平。据研究,火灾中烟雾的蔓延速度可达每秒3 - 4 米,若不提前熟悉逃生路线,在黑暗且充满烟雾的环境中,人们极易迷失方向,错过最佳逃生时机。通过预先观察,能在紧急时刻凭借记忆快速找到逃生通道,大幅提高逃生成功率。 二、扑灭小火,惠及他人 当火灾处于初期阶段,火势较小且尚未蔓延时,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尝试利用身边的灭火器材进行扑救。例如,油锅起火时用锅盖覆盖,利用隔绝氧气的原理灭火;电器起火先切断电源,再使用干粉灭火器灭火。这是因为氧气是燃烧的必要条件之一,隔绝氧气能有效阻止燃烧反应继续进行。及时扑灭初期小火,不仅能保护自身安全,还能防止火势扩大,为其他人员争取更多逃生时间和机会。 三、保持镇静,迅速疏散 火灾发生时,保持冷静至关重要。人在极度恐慌状态下,大脑会因应激反应出现短暂的认知障碍,影响判断和行动能力。据心理学研究,恐慌状态下人的决策失误率会提高70% 以上。因此,要强迫自己保持镇静,迅速判断逃生方向,按照疏散指示标志有序撤离。同时,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避免因混乱导致踩踏等二次伤害。 四、不入险地,不贪财物 生命安全永远高于财物价值。火灾现场温度极高,普通建筑火灾的温度可达800 - 1200℃,高温会迅速灼伤人体皮肤和呼吸道。同时,建筑物在高温下可能发生坍塌,掉落的建筑碎片极具杀伤力。此外,火灾产生的有毒烟雾中含有一氧化碳、氰化氢等多种有害气体,这些气体能在短时间内使人中毒昏迷甚至死亡。因此,切不可为了抢救财物而返回火灾现场,以免陷入危险境地。 五、简易防护,匍匐前进 火灾中,烟雾的主要成分是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和悬浮颗粒,其密度比空气小,会大量聚集在空间上方,而贴近地面的空气相对清洁。实验数据显示,距地面30 厘米处的烟雾浓度仅为空间顶部的 1/5 - 1/10。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或湿布捂住口鼻,弯腰低姿或匍匐前进。湿毛巾能对烟雾中的部分有害气体和颗粒起到过滤作用,虽然不能完全阻挡有毒气体,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吸入量,为逃生争取更多时间。 六、善用通道,莫入电梯 电梯在火灾时是极其危险的逃生通道。火灾发生时,可能会导致电梯断电,使乘客被困其中。同时,电梯井犹如烟囱,会加速烟雾和火焰的蔓延,电梯内的温度会迅速升高,且空气稀薄,被困人员极易因窒息和高温灼伤而危及生命。而楼梯间作为专门的疏散通道,一般采用防火材料建造,具有一定的防火分隔功能,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和烟雾蔓延,为人员逃生提供相对安全的通道。 七、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在高楼火灾中,若楼梯间被火或烟雾封锁,可利用缓降器、逃生绳等专业器材逃生。缓降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摩擦装置控制下降速度,使人员以安全、匀速的速度下降,一般下降速度控制在每秒1 - 1.5 米,能确保人员平稳着陆。使用逃生绳时,需将其一端固定在牢固的物体上,如室内的暖气管道、消防栓等。固定点的承重能力需经过科学计算,一般要求能承受至少 1000 公斤的拉力。人员沿绳索下滑时,要掌握正确的姿势,双手握住绳索,双脚蹬墙,控制下滑速度,避免因速度过快导致受伤。(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人员不建议使用此方法) 八、固守待援,巧示信号 若无法及时逃离火灾现场,应寻找有窗户且靠近主干道的房间躲避。用湿布堵塞门缝,这是因为烟雾会通过门缝扩散,湿布能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减缓烟雾进入室内的速度。同时,向窗外挥舞鲜艳衣物、手电筒等发出求救信号。鲜艳的颜色在视觉上更容易引起他人注意,而手电筒的光线在夜间或烟雾环境中能传播较远的距离,能有效吸引救援人员的目光,增加获救几率。 九、结绳逃生,稳固可靠 当没有专业逃生器材时,可将床单、窗帘等撕成条,连接成绳索逃生。制作绳索时,要确保每条布条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采用打结或缝制的方式。连接好的绳索长度要根据楼层高度确定,一般要留出一定的余量,以防止长度不足。使用前,需对绳索进行承重测试,可在绳索一端悬挂重物,观察其是否牢固。逃生时,将绳索固定在牢固的物体上,然后沿绳索下滑,下滑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身体平衡,避免晃动过大导致绳索松动。 十、跳楼有术,减轻伤亡 跳楼是万不得已的逃生方式,只有在消防队员准备好救生气垫且楼层不高的情况下才可以考虑。从高处跳下时,应尽量选择较低的落脚点,如柔软的草地、沙地等。若没有这些条件,可先将棉被、床垫等柔软物品抛下,增加缓冲。跳楼时,应尽量采用正确的姿势,双脚先着地,同时屈膝缓冲,以减轻冲击力对身体的伤害。研究表明,正确的跳楼姿势能使落地冲击力减少30% - 50%,降低骨折等重伤的风险。但需强调的是,跳楼逃生风险极高,应谨慎选择。 掌握这些科学的火灾逃生方式,能在火灾发生时最大限度地保障自身生命安全。同时,平时应积极参加消防安全培训和演练,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应对能力。 由于微信平台推送规则改变,如果您想每天第一时间收到小编推送的文章,欢迎将《冰封启示录》公众号设为“星标”。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读者不应单纯接受公众号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本公众号不对任何因使用本号所载内容所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