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之柱2》有着出色的战斗,并且人物的选择会对一些剧情产生影响,所以本作的可玩性很高。新的群岛设定也十分独特,请看下面的《永恒之柱2》全任务流程及指引图文攻略,希望对大家有用。 《永恒之柱2》是由Obsidian Entertainment制作发行的一款RPG游戏。 本作是《永恒之柱》的最新续作。游戏中玩家将跟随主角再次来到Eora世界,只不过这一次我们的目标是探索一个名为死火的群岛。 即有陆地战,也有海上大冒险。旅途中我们还得尽力和各种势力搞好关系,比如当地居民,贸易公司,亦或是可打可降的海盗们。 1代存档载入 当游戏进行到创建人物的步骤时,玩家可以点击箭头所示导入1代存档。 如果你玩了前代游戏,那么导入存档会让你的游戏更有延续性。(没有玩过也不影响) 1代存档位置:C:Users用户名Saved GamesPillars of Eternity 建议在选项-游戏里将搜刮范围调到最大,提示延迟降到最低(熟悉游戏后再提升时间)。 如果你觉得镜头速度过慢,可以调整平移速度。其它的默认设置就好。 游戏自动暂停根据你对游戏的熟悉程度、操作速度以及难度来定。 通常选择发现敌人、发现陷阱、生命较低时暂停。目标摧毁暂停也能够让你及时的布置下一个目标战术。 本作游戏界面的排列方式也有多种可以选择。 主要看你的点击,视觉喜好。 游戏的难度从故事到诅咒之路共有5个等级,战斗难度逐步增加。 前4个难度可以在游戏过程中根据你的需要切换,但是选择诅咒之路的话,无法切换难度(很难,很难,切记!) 游戏还有以下调整选项: ①铁人试炼:只能有1个存档,新存档将覆盖旧存档,团灭删除存档,只能重开游戏(1条命)。 ②专家模式:关闭游戏助手,适合对游戏很熟悉的老手选择。(只能在开新档时选择) ③NPC等级成长:也就是动态等级,让敌人随着等级而变化合适的等级,适合喜欢探索的玩家。 ④向上调整:NPC等级如果高于你,则不变,只有低于你时会增加等级,加大游戏难度。 游戏中热键较多,笔者翻译了官方热键表格供玩家参考。 表格中有些英文描述实际上有误,以翻译内容为准。 队伍操作 游戏通用操作 互动操作 界面/功能操作 1、背景 这个世界中存在着一个有众神守护的琥珀之柱(永恒之柱),它掌管着名为斯之轮的生死循环轮回系统。 在众神的帮助下,你成为了灵视者,并解决了空婴危机(一代内容)。 不过,在你打败了撒奥斯之后,却发现了更为惊人的秘密...... 而你在生死之间的虚空中苏醒。 接受众神的审判。 此时点击紫色的道路一路向右前进就可以了。 这条路很长,你需要不断的点击前进。 过往的经历也会一一在此浮现。 最后靠近终点,进入贝拉斯之轮。 点击虚浮的碎石路面向右进入圆形的房间。 然后继续点击苍白骑士对面的椅子坐下,和她对话。 2、人物创建 此时会让你从6个历史中选择一个开始游戏。 因为是rpg,玩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历史,但是!!!! 不要选第6个,不要选千古大错,至少等你正常完成一遍游戏后再来体验这个“千古大错”的糟糕世界。 然后进入人物创建阶段,关于职业、技能等内容,笔者逐步补充到一楼的教程中。 这里简单的说一下,一个常见的队伍组合可以是防御/控制,打击/魔法,支援/辅助以及盗贼。 初始队友艾格可以是战士或是盗贼,你选择职业时可以考虑这个因素。 你会在游戏开始获得基于你选择的专精所对应的武器。 有几个武器专精,对应几个武器。 新手玩家如果难度低的话可以多用近战,有魔法杀手功能的就不错。 人物创建完成后,来到船舱。 你可以看到床上躺着一个人,那就是你自己。 点击“尸体”你将还魂,开始自己的旅途。 3、反抗号 你会在反抗号里苏醒,船员会告诉你强盗头子想要找你谈判。 游戏里记得经常按Tab互动物品。 这次你要和图中蓝色高亮的柜子互动获取里面的装备(按E全部拿走)。 你可以装备两套武器。(拖动武器时箭头对准栏位才放的进去) 对于近战角色来说,一套双手,一套剑盾可以应付很多的情况。 物品栏也分为个人物品和队伍储物箱。 如果是药剂等道具,放到快速使用物品栏里。 上到甲板和强盗对话。 注意游戏中的对话选项里经常有红框所示的特殊选择。 这些选择根据你的人物背景、属性值高低、任务遭遇历史等等会有所不同。 不过通常这类选项会有好的效果或是更高的收益。 不过这里说啥都没用,一言不合就开打的局面。 初期几个强盗很简单。 不过,打败了海盗却逃不过风暴。 风暴来袭,反抗号损坏搁浅。 你们流落到了一个叫死火的岛屿。 剧情描述时会有一个选择。 救援奇图帕:奇图帕不会死,你会在岛屿海滩再见到他,不过你会丢失不少补给。 保住箱子:你会有额外的补给箱。 1、区域地图指引 由于标注内容很多,因此注解笔者就直接在图片上进行了。 地图要点 ①上岸后尽量搜刮尸体、箱子,看到各种植物也要采集。 ②尸体上会有钩爪,让你登上反抗号。 ③和每一个npc,哪怕是幽灵交谈。 ④洞穴里有陷阱也有额外的宝藏通路。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蚂蚁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