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360BC游戏

当前位置: 主页 > 游戏资讯

稳中求进——暗影精灵8评测

时间:2025-10-21 14:47来源:本站 作者:admin666 点击:
一直以来,中国的主流游戏本市场都堪称群雄逐鹿,各大厂商在这块广阔的市场上自由竞争,而其中能被消费者记住并且最终成为消费者心中口碑不错的游戏本品牌的,都是百里挑一的

一直以来,中国的主流游戏本市场都堪称群雄逐鹿,各大厂商在这块广阔的市场上自由竞争,而其中能被消费者记住并且最终成为消费者心中口碑不错的游戏本品牌的,都是百里挑一的佼佼者。在这批品牌中,除了联想的拯救者系列,口碑最好的当属惠普的暗影精灵系列了。而今年惠普也如期推出了暗影精灵系列的最新产品暗影精灵8,我很幸运的找惠普借来了一台,来看看暗影精灵8的真实实力如何。

个人认为最值得购买的是i7-12700H+RTX3060的版本,主要的优势包括:

  • 价格很便宜(最低7999)
  • 115w的显卡功耗在RTX3060上的劣势没有那么明显
  • 暗影8机器本身比较轻薄便携
  • 相比i5+3060版本,i7版本的屏幕升级到了FHD分辨率,144hz刷新率的电竞屏,面对游戏场景更从容
  • 比主要的竞争对手便宜

其次就推荐我拿到的这个i7-12700H+3070Ti的次旗舰版本了,屏幕升级到2k 165hz的型号,比主要的竞争对手便宜几百,硬盘大100%,更轻薄,代价是显卡功耗还是只有115w,以及下巴稍显突兀。

我拿到的暗影8是国内开卖的高配版,搭载了搭载了12代酷睿i7-12700H+RTX3070Ti独显,是今年次旗舰游戏本的标准核心配置。RTX3070Ti虽然名字里有个Ti,但实际上提升很小,暗影精灵8 硬件上最大的看点还是i7-12700H这个CPU。惠普另一点值得表扬的传统优势则是,惠普在暗影精灵8高配这样的产品中,已经开始提供1T的大容量硬盘了,在现在游戏体积普遍膨胀的大背景下,这是一个比主要竞争对手拯救者有明显优势的地方。

暗影8的另一个优势是相比主要的竞争对手,在机身重量上有比较明显的优势...2.27kg的机身还是称得上主流游戏本里的“便携”定位的。

暗影8搭配了230w的圆口适配器,和普通大屏手机相比,体积稍大,不过含线重量比之前测过的天选3还轻了10g,表现不错。

暗影精灵8的A面还是继承了家族一贯的传统,正中央有这两年刚换的方形暗影精灵Logo,带渐变色反光,非常有特点。Logo下方则是“OMEN”的品牌英文名称,整个A面显得简约又大方。

BC面的设计是简洁兼具设计感。B面是常规的三边窄设计,上方是摄像头+双麦克风,下方就是一个比较明显的下巴了,虽然其中有一个OMEN的Logo,但是仍然显大,惠普做的屏轴隐藏设计反而让下巴暴露的更为彻底了,实属弄巧成拙。考虑到现阶段屏幕下巴宽度与屏幕厚度仍然不可兼得,惠普又想做到轻薄机身,那就只能忍一忍下巴了...值得一提的是惠普在A面采用了塑料材质,结果在C面反而采用了金属,部分人可能在意铁板熊掌的黑历史,但是惠普用出色的隔热做了有力的回击。金属掌托剩下的就只有好处了,手感很细腻,而且没有塑料那么容易沾染油脂。

C面右下角的O16标识也挺有意思,喜欢的人会觉得很有设计感,不喜欢的人,因为这个标识是印上去的,对手感没有任何影响,直接忽略即可,比某些乱加Logo还影响掌托手感的品牌高到不知那里去了...

D面就说一般游戏本的常规布局了,超大进风窗+防止热风回流的长条脚垫+大Logo+型号贴纸一应俱全,还能看到左右下角的扬声器开孔。当然,进风窗内的风扇实际上没有那么大...

另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实际上是机器背面,惠普把它做成了“ID全出风口”的设计,粗看下来,整个机身后侧全都是出风口,一看散热就非常强悍的样子)甚至细心的惠普还在假出风口的对应位置做出来了塑料制的鳍片...虽然对于散热没啥帮助,不过对于增加玩家们对于产品的信心,想法还是很好的)

总的来说,本机的外观基本继承了暗影精灵7,对于想要追求新设计的用户们来说可能没有那么友好,不过如果一直很喜欢暗影精灵的外观设计,直接买就好啦~

上面提到了暗影精灵的摄像头位于上边框处,位置不错,可惜没有上屏蔽罩...下方并不明显的屏轴仍然是惠普的软肋之一,开合手感虽然流畅,但是稳定性的进步空间还是非常大的,希望惠普能在新模具中加以改进。

键盘本身的手感也是不错的,回弹清脆有力,键程较长,总的打字和游戏手感很舒适,但是惠普这键盘布局的毛病也就是老生常谈了...随便都能找出来N各槽点:

  • 反人类方向键
  • 反人类开机键
  • 数字键盘开关没有指示灯

只能希望他们能尽早改进了...

不过惠普居然给主流价位的游戏本上了四区RGB背光,这点还是值得表扬的...并且背光的效果也很不错,基本没有出现断点问题。惠普在自带的控制软件“Omen Gaming Hub”种提供了相当多的预设灯光效果,有兴趣的玩家可以自己探索一番。

扬声器的表现就很一般了,没什么太大的亮点,和这个价位绝大多数的游戏本一样,听个响水平。

机身左侧,暗影8布置了大量的接口,从左至右依次为DC in电源输入,rj45接口,一个USB3.2 Gen1速度的USB-A接口,一个mini DP(DP 1.4)接口,一个HDMI 2.1接口,一个支持100w PD输入的雷电4接口,一个3.5mm耳机接口和一个SD读卡器。

机身右侧从左至右则依次为出风口和两个USB3.2 Gen1速度的USB-A接口。整机的接口数量和种类都很齐全,尤其是搭载了游戏本中很少见的SD读卡器,为用暗影精灵8从事创意设计任务的用户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而在排布的位置上表现也不错,最常用的USB-A接口左右两侧都有,电源接口在左上防止与其他接口的线相互干涉,也考虑到了实际使用的场景,好评。

之前暗影精灵8 3060版上市的时候曾经因为供应短缺问题选择了FHD 144hz的屏幕曾经受到了一定的争议,不过我手上的高配就没有这个问题了,继续搭载了一块2k 165hz 100%sRGB的16.1吋大屏,兼顾了清晰度,流畅性与色域表现。

用DisplayCAL软件搭配蓝蜘蛛X校色仪对屏幕进行测试,这块屏幕的实测最大亮度为328.3尼特,对比度1040.1:1,都超出了标称值。这块屏幕的基础素质作为今年次旗舰级游戏本的搭配,主要素质上是没有明显短板的。

色域覆盖的表现也很不错,基本盖满了100%的sRGB色域,是一块很优秀的高色域电竞屏。而在色域容积方面则小幅超过了100%的sRGB。高色域的屏幕保证了我们日常看到的画面颜色能够显示完全,同时没有广色域屏幕的过饱和问题,兼顾了颜色的准确性与画面观感。

校色后,因为屏幕本身的色域覆盖很不错,这块屏幕的色准表现可以用惊艳来形容。最大ΔE只有0.89,平均ΔE也只有0.37,表现非常棒,不仅可以用来玩游戏,用作创意设计工作也完全ok。

色温偏移在20%以上亮度时几乎没有,表现较为一半,不过暗影精灵8 的整体色温在7000K左右,相比标准的6500K稍冷,对中国用户喜欢偏冷屏幕的显示有所照顾。

另一个值得称赞的地方是暗影精灵8的校色前色准也好的离谱...对于一般用户来说,完全不需要再自行校色即可直接使用。

我手里的这台暗影精灵搭载了第12代英特尔®酷睿™i7-12700H处理器,核心代号Alder Lake,采用了全新的Intel 7制程制造。得益于12代酷睿全新的P+E大小核设计,i7-12700H拥有14核心20线程的物理规格,是今年H45系列中的主流型号。

首先是大家都很熟悉的CineBench R20/23测试,得益于暗影精灵8较为激进的性能释放和今年12代酷睿的强劲性能,R23多核成绩已经突破了17500分,比上一代的i7-11800H或者R7-5800H进步了50%左右,可以说是巨大管的牙膏了...

在考验性能释放稳定性的CBR15的30轮测试中,暗影精灵8的表现也还不错,前几次的分数较高,在2700+,后续逐渐下降到2560分左右并保持稳定。

通过和暗影精灵7上搭载的上一代处理器的跑分对比我们可以看到,12代酷睿不管在单核还是多核性能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而在具体应用的CPU测试中,我们选择了Blender的模型渲染作为参照基准。搭载12代酷睿i7-12700H的暗影精灵8仅用了144s即完成了渲染。

和搭载上一代H45 i7-11800H以及AMD上一代的产品进行对比,可以看到大小核对于这种纯吃CPU的项目,提升还是很显著的。

核显方面,今年的H45核显架构实际上和去年的完全一样,只不过规格从去年的32EU大幅提升到了80EU(i5)或96EU(i7),因此名字也从去年的UHD改成了与低压U一致的Iris Xe。

实测性能表现确实也达到了应有水平,i7-12700H上核显1670的跑分已经很接近i5-11320H上的Intel核显,相比上一代i7-11800H更是有了跨越式进步。

独显方面,RTX3070Ti的规格相比3070还是有一定进步的,同时降低了一定的核心频率,其次就是PPAB的功耗上限相比去年的RTX3070有所提升。

但是暗影精灵7上的RTX3070Ti还是115w的,性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显卡的TS得分10244,FS得分26691,相比130w的3070几乎没有进步。好在RTX3070Ti的绝对性能确实不错,能够在2k分辨率下hold住绝大多数游戏的高画质,并且已经能够在兼顾画质的情况下打开光追功能了,详见后面的游戏测试。

再次汇总一波,暗影精灵8上的RTX 3070Ti,相比自己低配上的RTX3060,进步幅度大约在20%,但是相比满血的3060,进步幅度就大约只有14%,并且相比115w的RTX3070,进步只有3%,可谓是蝇量升级了。但是暗影胜在便宜...10499的价格相比3060版,有20%的显卡性能提升,额外的512G硬盘空间与从FHD144hz升级到QHD165hz的屏幕,可谓是全方位提升了。

内存方面,我手里的这台暗影精灵8搭载了16GB的DDR5内存,两个插槽插满组成双通道,由于初代的DDR5时序都比较高,且都是Gear2分频运行,导致延时比DDR4实际上是倒车的,在CSGO这种超高帧数游戏内可能会出现帧数瓶颈,这点就只能等新一代更高频率的D5内存了。不过暗影的这个内存表现相比我之前测过的天选3还是好一些的,不管是带宽还是延迟表现都更好一些。

硬盘方面,本机使用了西数的SN810,是一款不错的OEM Pcie4.0固态硬盘。本机一共有两个固态硬盘位,且都支持Pcie 4.0的固态硬盘,这点值得好评。本机在硬盘上的另一个亮点就是率先在主流级游戏本的高配置上提供了1TB的大容量固态硬盘,在游戏体积日益膨胀的今天,大容量原装硬盘的重要性实际上是在持续上升的。

实测顺序读写很强悍,接近7000的顺序读速度很亮眼,接近5500的顺序写也很强悍。完全能够满足玩家们的日常使用需求。

缓存方面,这块1TB的SN810在写入了72G左右的位置的时候发生了出缓掉速,不过就算掉速,这块SN810也能维持1300-2000左右的缓外写入,表现非常不错。

首先是这次新引入的Cross Mark测试,能够全面的反应机器的各项性能参数。最终暗影精灵8得到了1769的总评分。我后续也会再更多机器上引入这项测试,用来从更多维度上对比机器的各项性能表现。

PC Mark10的现代办公标准测试,得分6141,算是不错的水平。相比之前测过的一些轻薄本,主要的优势体现在照片/视频的编辑上。

今年的12代酷睿在生产力方面同样展现了自己的优势,PS910分,PR950分的成绩足够应对大学生和一般自媒体的剪辑需求,游戏本的“全能性”在这类测试中体现的淋漓尽致。需要注意的是,今年的PR 2022针对12代酷睿的大小核进行了优化,因此如果想要发挥你手上12代酷睿笔记本的全部剪辑实力,需要及时更新PR到2022版本,同时,新版软件与新版评分也让我们没法直接对比新款和老款笔记本的得分了。

而在针对专业建模类软件的SPECviewperf测试中,暗影精灵8的表现也符合RTX3070Ti的正常水平,能够完成一般水平的建模工作,但是针对特别大的模型或者某些项目,比如SNX-04,那专业卡的OpenGL驱动仍然一骑绝尘。

简单和RTX3060对比一波,只能说为RTX3070Ti加的钱确实有效果,但是在绝大多数项目中的提升肯定是不划算,如果对游戏需求不大,而对于这类专用软件有需求,万元价位已经足够买到一些入门级的移动工作站产品,性价比可能会更高一些。

终于到了游戏测试环节~

首先测试的是负载较轻的电竞类游戏—CSGO。在开启独显直连,选择2k分辨率,全高画质的情况下,运行CSGO的BenchMark,我手里的这台暗影精灵8得到了369.3的平均帧数,实际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屏幕165hz刷新的上限。而如果把分辨率降低到FHD,帧率还能进一步上升。但是实际上这种帧数上的进步,人眼几乎感受不到。反而是游戏分辨率从FHD上升到2k所带来的清晰度提升,感知更强。因此,暗影精灵8选择2k 165hz屏幕而不是FHD240甚至360hz的屏幕,方向对了。

单机游戏我也找了几个进行测试。比如上图的古墓丽影暗影,我是在2k分辨率,最高画质下进行的测试。在这个环境下,RTX3070Ti也能跑出来113帧的平均帧,完全能够流畅玩。

如果把画质调为高,帧数还能有进一步的上升。

赛博朋克2077的2k分辨率高画质+质量档DLSS,跑游戏自带的BenchMark,平均帧率86.95,最小帧率也有57.37,这点相对于3060的提升是很大的,RTX3070Ti已经能够保证2077在2k高画质下不会出现任何有感知的卡顿,这对于游戏体验来说实际上提升巨大。

简单对比一波,实际上3070Ti在平均帧数上对于3060的提升并没有巨大飞跃,3070Ti的更多意义,实际上是明显提高游戏的最低帧数,让实际游玩中的偶现卡顿明显减少。

3070Ti在游戏上的另一个进步是2k高画质下的光追效果有了大幅的进步,比如赛博朋克2077的2k分辨率,高画质下,开启DLSS性能档和光线追踪,平均帧数可以达到78,而在地铁逃离中,开启极致画质,高光追与性能档的DLSS,平均帧数也已经来到了76帧,都是可玩水准。

红线为CPU功耗,

单烤CPU,CPU会短暂的冲到115w的PL2峰值,随后因为CPU触碰到温度墙,功耗会缓慢掉到98w左右,随后开始波动,此时温度会从峰值的90度缓慢恢复到85度水平。随后,CPU功耗和温度开始伴随着缓慢上升,在90度,90w的功耗附近保持稳定。末尾处CPU功耗出现的小幅波动主要是狂暴模式下复杂的功耗调控机制造成的。

单烤GPU的表现就很稳定了,功耗是稳稳地保持在RTX3070标准的的115w,温度从最开始的45度左右缓慢上升到75度并最终保持恒定。事实上暗影8的这套散热系统在GPU上的散热余量还是很多的,没有DB的额外功耗真的很可惜...

双烤就是暗影精灵的传统强项了。经过20分钟的双烤,暗影精灵的双烤功耗最终基本维持在了60+115w,整机功耗175w算是相当不错的水平。对比一下,同样强调轻薄(比暗影精灵8轻100g)的主流级游戏本天选3双烤的整机功耗是45+115w=160w,比暗影精灵8重了300+g的Y9000P双烤整机功耗是45+140=185w,横向对比下来,暗影精灵8的散热已经是相当优秀的水平了。

双烤20分钟后,测试机器的表面温度,可以看到暗影精灵8的表面温度表现非常不错。WASD区域32.2度,这已经比体温还要低了...而整个C面最高温出现在键帽中间的键盘框处,也只有43.5度,基本就是微微发热的样子。图中能够看出,WASD区域和数字键盘上部有两个明显的低温区,这实际上就是键盘进风为改善高负载下机身表面温度所做的贡献。

针对离电下的性能,用PC Mark10现代办公进行测试:

可以看到,诸如视频会议,网页浏览,文档编写这类轻办公任务,插电与离电的性能差距实际上已经不是很大了,但是对于照片编辑,渲染这类应用来说,还是有很大性能差距的,使用的时候建议插上电源。

在电源模式调整至能效优先,切换性能模式到平衡,屏幕亮度维持100%状态下,PC Mark10现代办公测试拿到了4h39min的成绩,考虑到这机器那块2k 165hz的屏幕必然是个电老虎,我认为这个成绩算是能够接受的。如果想要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长,可以在日常使用的时候酌情降低屏幕的亮度。

内置软件主要是Omen Gaming Hub和Omen Light Studio两个,前者除了日常的看看CPU/GPU温度,硬盘使用和机器配置,最主要的用处就是两个,一个是唤起NV控制面板来切换显卡模式(暗影精灵8支持Advanced Optimus),另一个是切换机器的性能模式。而Omen Light Studio的功能就是调节机器上四分区的RGB键盘的效果了,机器支持不少的预设效果,还是很实用的。

本机的拆解相对简单,卸下底部的所有螺丝即可卸下后盖。拆机后的内部结构如图所示。

本机的散热布局是惠普传统的三出风口歪把子布局,显卡侧的出风口多一个。本机采用了双风扇三热管三出风口的散热布局,其中两根热管是CPU与GPU共用,另有一根GPU专用的热管连接到侧出风口处。所有热管与鳍片都做了黑化处理,并且散热处的铜板完整的覆盖到了CPU的供电与GPU的显存/供电。

左右风扇下方是本机的两个m.2硬盘位,CPU下方是两个DDR5内存插槽,无线网卡则在左风扇的右下角。机身最下方就是83wh的大电池与两个扬声器。

这机器可能叫暗影7Pro更合适一些,模具没变,各种设计的优缺点全部继承上代,例行更新的显卡提升微弱,CPU倒是进步不小,好在暗影精灵7本身的素质已经足够优秀,今年还新增了PD充电这一使用功能,现在这机器在性能上除了显卡没有PPAB,基本找不出来槽点,设计上也就是键盘稍微差点一起,别的地方真的基本无可指责。再加上坚持在高配上标配1T的壮举与优惠的价格,非常适合需要一台游戏本完成游戏+创意设计类任务的用户购买。

  • CPU性能释放优秀(双烤60+115w)
  • 非常轻的机身重量(实测2.2kg)
  • 支持100w PD充电,配合83wh大电池,能有不错的轻办公续航补电体验
  • 支持Advanced Optimus
  • 坚持在高配版本上标配1TB大容量固态
  • 较为齐全的接口数量与合理的布局
  • 非常低的表面温度
  • 令人无语的键盘设计
  • 屏轴紧固度不足
  • B面屏幕的下巴还是有点太大了

个人认为最值得购买的是i7-12700H+RTX3060的版本,主要的优势包括:

  • 价格很便宜(最低7999)
  • 115w的显卡功耗在RTX3060上的劣势没有那么明显
  • 暗影8机器本身比较轻薄便携
  • 相比i5+3060版本,i7版本的屏幕升级到了FHD分辨率,144hz刷新率的电竞屏,面对游戏场景更从容
  • 比主要的竞争对手便宜

其次就推荐我拿到的这个i7-12700H+3070Ti的次旗舰版本了,屏幕升级到2k 165hz的型号,比主要的竞争对手便宜几百,硬盘大100%,更轻薄,代价是显卡功耗还是只有115w,以及下巴稍显突兀。

(责任编辑:蚂蚁团队)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