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 5 篇文章 — 五一小长假明天就正式开始啦!是准备出门访友?还是探访一下春天?又或者蜗居家中,等待假期的结束?:)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如果有出门打算,一定要记得做好防护哦。 或许,也可以和孩子宅在家里一起玩游戏哦! 小肖给大家整理了10个在家也能玩的小游戏,就在这个假期,一起试试吧! 家长提前学习适合孩子能力的手指操。 和孩子相对而坐,让孩子模仿手指操动作。 如果难度过大,可1人演示,1人在孩子身后进行及时辅助。 当孩子完成时,可以通过肢体刺激(比如人体滑梯、挠痒痒、卖小猪等)或其他方式进行强化。 小提醒:如果有加入辅助,那么孩子能做到自行完成后,辅助要及时撤离。 准备一些已被使用过的纸张、准备丢弃的画。 鼓励孩子撕碎,且越碎越好。 之后,可进阶为揉和捏的动作,或者更换为更硬的纸张。 ![]() 如果孩子完成得比较好,可以用夸张的语气和动作将撕碎的纸张,往孩子身上撒,或者吹起来。(前提:孩子喜欢这种方式) 或者用其他的强化方式进行鼓励。 按照能力,准备2-10件孩子常用、常接触的物品。 将物品放在桌子上、床上、地板上(注意环境无干扰物),让孩子记住这些物品。 捂住孩子眼睛,拿走1个或几个物品。 让孩子回忆桌子上少了什么。“什么不见了?” 难度可增加(比如增加拿走东西数目,或增加桌子物品数)。 孩子回答出来后,要及时用孩子喜欢的方式鼓励; 如孩子无法回答,可以让他再看一次,或降低难度。 按照能力,准备软硬、粗细不等的绳子,对应的珠子或扣子。 家长慢速示范如何串珠(动作:捏、对准、穿、拉)。 让孩子模仿。 ![]() 前期,可以辅助孩子做串珠的最后1个动作(拉绳);后期难度可慢慢加大。 如果孩子是第一次做,不管结果如何都要强化哦~ 准备小乐器,或者任何发声且不危险的物品。 捂住孩子眼睛。(如果孩子怕黑或者不喜欢捂眼睛,就不要捂) 在孩子身体的不同方位敲击乐器,让孩子分辨声音来源方向。 如果方向分辨正确,可以有一个大鼓励或者强化。 ![]() 音乐的另一种玩法:拍节奏 家长拍击乐器,让孩子模仿次数。 之后可进阶为模仿节奏。 有点像「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戏。 但是要注意的是,在游戏开始前,家长要帮助孩子将手放在胸前或指定的位置。 拍手节奏可以随着孩子的能力加快。 ![]() 家长准备适当厚度的纸张。 让孩子用剪刀随心所欲地剪。根据能力,剪开或者剪断都可以。 ![]() 进阶:父母在纸上画直线、弧线、图案,让孩子沿着线剪开。 准备手电筒。 将房间关灯,家长用手电筒在房间四处照。 让孩子的眼睛跟着光源移动,或者让孩子扑光。 ![]() 怕黑的孩子不适合这个游戏哦! 根据能力,准备2-4个不透明的小杯子,1个小玩具 用1个杯子扣住玩具,让孩子明确「玩具的位置」,且持续关注。 家长当着孩子的面交换杯子位置,让孩子找到玩具目前的位置。 当孩子熟悉后,可以增加难度。 之后父母和孩子可以交换角色进行游戏。 根据孩子的能力,准备玩具或道具。有些孩子必须借助真实性强的玩具,有些孩子可以通过想象模拟,用其他物品来代替扮演中要用到的东西。 协助孩子角色扮演。 ![]() 比如拿1个勺子假装喂娃娃,拿1辆卡车假装在开车,拿玩具电话假装打电话…… 比如假装妈妈给娃娃讲故事,假装奶奶洗菜做饭,假装医生给病人打针…… 这时候,父母要做的就是参与其中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增加孩子对扮演的持续时间;如果孩子陷入重复性动作或思维时,加以提醒。 这10种游戏,不仅能提高孩子的专注和眼神,还能增强亲子间互动。 后续游戏对象可以考虑其他亲属、其他孩子。 既是泛化,又锻炼了社交。 游戏地点不受限制,可以在小椅子上,也可以直接坐在地上,甚至躺着也可以。 要记住,游戏是为了快乐的。 千万不要到最后变成了强迫。 这些游戏既能锻炼孩子的手部精细和大运动,又能提高双手配合与手眼协调。 为画画、写字、自理等,提供了基础。 当然,在挑选游戏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到孩子的各项能力哦。 难度太高,孩子受挫感强,失去了游戏本身的趣味; 难度太低,既不能锻炼孩子的能力,又让孩子觉得无趣。 ![]() 混迹于教育家族的反教育分子。 所书只为倡导,为传承,为发展。 尽教者之心,育者之德。 老肖说普教,小肖言特教。 欢迎关注! 喜欢文章记得点赞收藏哦~ 你的鼓励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责任编辑:蚂蚁团队) |








